市早苗剛坐上日本首相的位置不到 24 小時,就被朝鮮結結實實地 “上了一課”。當?shù)貢r間 22 日早上 8 點,朝鮮突然向東海海域發(fā)射多枚短程彈道導彈,這可是韓國總統(tǒng)李在明 6 月上臺后,朝鮮第一次動武,時機掐得極準 —— 正好卡在新首相就任的關鍵節(jié)點。這記 “下馬威” 砸下來,把剛上任的高市早苗逼得提前一個半小時沖進首相官邸開緊急會議,半島局勢瞬間繃緊。
明眼人都能看出,這導彈就是沖著高市早苗來的。要知道,李在明掌權四個多月,朝鮮都沒動過導彈,怎么偏偏高市早苗一上臺就 “開火”?答案藏在這位新首相的政治立場里。作為極右翼政客,她對美日韓同盟的熱情比前韓國總統(tǒng)尹錫悅還要高,整天喊著要深化美日韓、美日菲多邊安全合作,提升所謂的 “防衛(wèi)威懾力”。而尹錫悅之前搞這一套的教訓就在眼前:2023 年剛搭起美日韓同盟,朝韓就撕了《板門店宣言》,半島局勢一路升溫。
朝鮮這是怕歷史重演。如今朝核六方里,中、俄、美、韓的態(tài)度都在往緩和走,只剩高市早苗領導的日本是個 “不確定的負面因素”。金將軍這波導彈發(fā)射,說白了就是警告:別學尹錫悅搞事情,破壞好不容易緩和的半島局勢。
更關鍵的是,眼下的國際環(huán)境對朝鮮太有利了,它正憋著勁兒要辦 “大事”—— 讓國際社會承認自己的擁核地位,就像印度、巴基斯坦那樣。而特朗普上臺正是最大的 “東風”,白宮早就放話,特朗普愿意 “不設前提” 和金正恩對話,甚至不提 “無核化” 的老要求了。對朝鮮來說,這意味著未來四年外部壓力會小很多,只要特朗普還想當 “半島和平使者”,就不會對朝鮮太強硬。
更巧的是,一周后特朗普就要訪問日韓,還會去韓國開 APEC 峰會?,F(xiàn)在連板門店的參觀都暫停了,美媒 CNN 更是提前包下邊界附近場地搶獨家,不少人猜,這是在為特朗普和金正恩的 “閃電會晤” 鋪路。畢竟 2019 年,兩人從提議到在板門店握手,只花了 32 小時,這種突襲式會面不是沒可能。
除了美國,韓國的態(tài)度也幫了朝鮮大忙。李在明上臺后,主動給半島降溫:縮小美韓聯(lián)合軍演規(guī)模,叫停邊境大喇叭廣播,就算朝鮮嘴上強硬,韓國也一直克制。這可比尹錫悅在任時省心多了,簡直是朝鮮的 “意外之喜”。
中俄這邊更不用多說。俄朝現(xiàn)在是 “同志加兄弟” 的鐵桿關系,軍事同盟水平創(chuàng)了歷史新高;中朝關系也熱絡得很,9 月中國對朝鮮出口量同比漲了 30% 以上。有這兩大后盾,朝鮮腰桿自然硬氣。
反觀日本,偏偏在這時候跳出來當 “異類”。高市早苗一門心思抱美國大腿搞小圈子,完全沒看清半島局勢的風向。朝鮮發(fā)射的導彈雖然沒落到日本專屬經濟區(qū),但威懾力一點沒少 —— 要是日本敢輕舉妄動,朝鮮手里還有更狠的牌,有消息說勞動黨建黨 80 周年閱兵式上亮相的 “火星 - 20” 洲際導彈,說不定就是下一張王牌。
對高市早苗來說,這枚導彈更像個嚴厲的外交提醒:當中俄美韓都在往緩和走的時候,日本別非要跳出來 “沒事找事”?,F(xiàn)在特朗普滿心想的是和朝鮮對話刷政績,韓國忙著降溫,中俄都支持緩和,日本要是硬要搞對抗,只會把自己架在火上烤。
說到底,朝鮮這波操作是 “算準了再出手”。借著特朗普訪亞的契機,用導彈敲山震虎,既警告了新首相,又向國際社會秀了肌肉,為接下來爭取擁核地位談判攢足籌碼。而高市早苗要是拎不清,真跟著美日韓同盟一條道走到黑,下一次朝鮮的導彈恐怕就不會這么 “客氣” 了。半島這潭水,剛緩和沒多久,可別被日本攪渾了。
全部評論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