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6日,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(0175.HK,下稱“吉利汽車”)宣布擬實施一項最高金額達23億港元的股份回購計劃。
根據(jù)公告,本次回購將通過自動化機制分批進行,完成后所有股份將立即注銷。這意味著公司總股本將減少,每股收益相應增加,每股凈資產(chǎn)也會因股本減少而提高,從而優(yōu)化公司的財務指標,提升公司的吸引力和估值。
吉利汽車董事會認為,實施計劃符合公司及其股東的整體最佳利益。在目前市場不明朗的情況下進行股份回購,能展示公司對其業(yè)務展望及前景充滿信心。
而值得注意的是,就在不久前的9月25日,奇瑞汽車(09973) 也在港交所開始正式掛牌交易。公司股價首日收入報31.92港元/股,市值1841億港元。
從首日上市收盤市值上看,投資者將奇瑞汽車與吉利汽車“看齊”。兩家公司市值最為接近,吉利汽車市值為1867億港元,僅領先奇瑞汽車26億港元。
但在毛利率和新能源車銷量占比等市值影響因素上,吉利相對奇瑞卻呈現(xiàn)出明顯的領先優(yōu)勢。
2024年吉利汽車毛利率為15.9%,且連續(xù)三年毛利率都超過了15%。
2024年奇瑞汽車毛利率為基準卻為13.5%,近三年只有2023年的毛利率超過了15%。
并且,雖然過去三年,奇瑞營收和凈利呈現(xiàn)“火箭式”增長,但核心驅(qū)動力仍是燃油車。 反映在數(shù)據(jù)上,2024年吉利汽車新能源銷量同比增長92%,新能源車占比為41%。 而2024年奇瑞汽車新能源銷量增長雖超過265%,但新能源車收入占比僅超過了20%。
沒有對比,就沒有高下。作為國內(nèi)最后一家登陸資本市場的主流整車廠,奇瑞上市,標志著其與比亞迪、長城汽車、吉利汽車這四大中國頭部自主品牌車企全部完成港股布局,中國主要自主品牌均已接入公開資本市場,圍繞“自主一哥”的新角逐也將正式展開。
這或許也是吉利此番推23億港元股份回購計劃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當公司股價長期處于低位,低于其內(nèi)在價值時,回購并注銷股票可以減少市場上股票的供應量,在需求不變或增加的情況下,推動股價回升,向市場傳達公司股價被低估的信號,從而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。
全部評論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