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市早苗還沒上場,日本政壇的火藥味已經夠嗆。
10月21日,日本國會將重新選出首相,取代下臺的石破茂。
新總裁高市早苗,眼下基本已經鎖定了那個位置。原因?一場出人意料的政治“換邊”。
原本,自民黨這回真懸。公明黨今年突然抽身,結束了和自民黨長達26年的執(zhí)政聯(lián)盟。缺了這個老搭檔,自民黨在國會里就沒了穩(wěn)定多數(shù)。那時候誰都覺得,政權板凳要不穩(wěn)。
戲劇就從這里開始。10月15日,在野陣營的三家,立憲民主黨、國民民主黨,還有日本維新會,湊到一塊開會,打算合力推個統(tǒng)一候選人。按議席算,如果真能湊成,三黨加起來比自民黨還多,足夠搞個輪換執(zhí)政。
但十月的東京會議桌,談崩的速度比咖啡冷得還快。政策磨不攏,理念對不上,日本維新會一看苗頭不對,直接掉頭,轉投自民黨懷抱。
就這一腳剎車,改了日本未來幾年的政治路線。
兩邊動作很快。16日起自民黨和維新會就開始政策磋商。自民黨一番姿態(tài),很爽快地答應維新會提出的要求,連削減國會議席10%這種“自己割肉”的條件都點頭了。換來的,是一個“內閣外合作”的承諾,維新會不進內閣,但會在議會里撐自民黨。
接下來一連串時間點全對齊。19日維新會在大阪開常任理事會,20日晚上雙方黨首吉村洋文和高市早苗正式簽協(xié)議。21日國會選首相。節(jié)奏一環(huán)扣一環(huán),幾乎不留空隙。
這哪是簡單合作,更像是一次政治救援。
數(shù)字攤開看就更明白。眾議院465席,自民黨196,加上維新會的35,一共231,離半數(shù)233還差兩票。參議院也是卡邊,自民黨100,維新會19,共119,也差一點過半。
看著似乎還是少,但別忘了,在野黨那邊一盤散沙。立憲民主黨最后決定推自家黨首野田佳彥當候選人。公明黨雖然跳出聯(lián)盟,卻明確說,不會給在野黨投票。結果還用算?除非國會里天降神兵,否則高市早苗鐵定登頂。
可真坐上首相寶座,也不代表輕松。因為新政府將是個標準的“少數(shù)派”。眾參兩院都不過半,政策推進只靠談判一個字。
去年的眾議院選舉,自公聯(lián)盟就沒拿到過半席,今年7月參議院選舉,又丟掉多數(shù)。風向早就變了。這意味著高市政府每推一項政策,都得看盟友臉色。維新會要削減議員數(shù)量,是自民黨老派最怕動的地方。表面結盟,底下的暗流才剛開始。
說白了,現(xiàn)在的日本政壇,是靠臨時搭伙維持。自民黨要位置,維新會要影響力,各取所需。維新會不進內閣,看起來留了退路;自民黨要繼續(xù)執(zhí)政,又必須依賴他們。關系像一場小心翼翼的商業(yè)合作,合作期內笑呵呵,翻臉時誰也不認賬。
這場操作的關鍵,就是“拖時間”。
對自民黨而言,先保住首相位子,然后再談執(zhí)政穩(wěn)定。等高市坐穩(wěn)了位置,哪怕后面重新拉攏公明黨,或者換個聯(lián)盟對象,也比眼下丟政權強。
而維新會這邊,算盤也精。跟執(zhí)政黨結盟,輿論曝光度蹭上去,政策議案有機會進國會討論,何樂不為?反正不進內閣,隨時可抽身,進可攻退可守。政治門口那句老話,在日本也一樣:站隊要看勢頭。
回看整個節(jié)奏,其實一點不復雜。10月15日,維新會退出在野聯(lián)盟;16日開始政策談判;18日雙方基本拍板;19日維新會內部確認;20日簽協(xié)議;21日國會投票。正好一周,干凈利落。
其中每一步,自民黨都在爭取主動。哪怕是削減國會議席這種重磅讓步,也值。因為這種姿態(tài),能讓公眾看到他們“愿意改革”,既保住權力又賺面子。
10月21日的首相指名選舉,高市早苗勝出幾乎沒懸念。
她也有機會創(chuàng)造一個歷史,成為日本第一個女首相。
這聽上去風光,可壓力一點不小。
首相不是一個人干的活,是靠聯(lián)盟穩(wěn)的局。維新會的支持能不能持久,誰也不敢說。
再說,自民黨內部態(tài)度也復雜。畢竟她的政策風格偏保守,在外交安全問題上強硬,對傳統(tǒng)派議員來說未必合口味。她雖然接班石破茂,但能否穩(wěn)住黨內平衡,還得看實績。
別忘了,這幾年日本政治的變動速度越來越快。從菅義偉到岸田文雄再到石破茂,首相換得比企業(yè)換CEO還頻繁。高市要想打破這種短命循環(huán),得有真本事。
日本政壇的表面風平浪靜,實際權力重組已經開始。
自民黨握手維新會,是為了不掉下執(zhí)政臺;維新會伸手,是為了摸一點更高的籌碼。
高市早苗站上國會那一刻,背后其實是兩黨的權衡。眾議院231席、參議院119席的聯(lián)盟,就像一座還沒澆筑穩(wěn)的腳手架。風一大,就得小心晃。
她能走多遠,現(xiàn)在誰也不敢打包票。眼下的首要任務,是在那場10月21日的投票里拿下足夠的票數(shù)。能穩(wěn)住這一步,才有下一場牌局可打。
#秋季圖文激勵計劃#
全部評論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