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國犯罪帝國的覆滅時刻
2025年11月4日,深圳中院的法槌敲碎了緬北白家犯罪集團的最后幻想。白所成、白應蒼等5名主犯被判處死刑,21名成員合計判罰猶如一柄精準的手術刀,將這個盤踞多年的犯罪帝國層層肢解。290億涉案資金、6條中國公民的生命、11噸毒品——這些冰冷數字背后,是無數家庭的破碎與鮮血。
十二項罪名的刑法規(guī)制圖譜
當公訴人逐條宣讀12項罪名時,旁聽席有人攥緊了拳頭。3.1萬起詐騙案背后,是《刑法》第266條"特別嚴重情節(jié)"的具象化:106億資金流水足以淹沒一個小國年度GDP。而11噸毒品的重量,恰好對應《刑法》第347條"毒品數量特別巨大"的死刑門檻。最刺眼的是故意殺人罪證據鏈里,6名中國公民的尸檢報告被投影在法庭屏幕上,每一處傷痕都在訴說這個集團如何將人命明碼標價。
跨境管轄權的法律攻防戰(zhàn)
辯護律師曾質疑中國法院的管轄權,直到法官援引《刑法》第6條:當犯罪結果地在中國,司法利劍就有權跨境追擊。那些埋藏在緬北山區(qū)的制毒工坊影像、電詐園區(qū)賬本,通過國際司法協(xié)作穿越國界,成為鐵證。更耐人尋味的是,白所成歸案后那句"想過普通人的生活",恰恰印證了保護管轄原則的必要性——當境外犯罪威脅國民安全時,中國法律從不缺位。
死刑判決的正當性論證
中國政法大學的量刑評估報告顯示,這個集團建立了41個電詐園區(qū)形成的"犯罪閉環(huán)",堪比跨國企業(yè)標準化運營。主犯白應蒼不僅參與分贓180億賭資,更親自下令處理"不聽話的員工"。判決書用27頁篇幅論證量刑梯度:5人死刑斬首、2人死緩留有余地、9人有期徒刑體現(xiàn)寬嚴相濟——這不是簡單的以命抵命,而是用法律標尺丈量每一分罪孽。
跨國犯罪治理的司法啟示
本案判決書末頁藏著深意:沒收財產條款直接掐斷了犯罪集團的經濟命脈。當290億資產被凍結時,那些靠"以詐養(yǎng)兵"的境外勢力終于意識到,中國司法的"長臂管轄"能精準斬斷跨境犯罪鏈條。正如庭審直播時某條彈幕所說:"這次判決給緬北其他家族劃了條紅線——中國人的血債,天涯海角都要還。"

全部評論 (0)